当前位置: 首页导航 > 旧版栏目 > 领导动态 > 领导讲话 > 正文

江伟辉: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

发布时间:2015/04/23 admin

       我们要从学校实际出发,着眼长远发展,研究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一些全局性、关键性问题,确立学校科学的发展战略,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。

一、认清形势,以改革统领发展大局

一是时代要求深化改革。为什么要改革?现在从中央到省里,都在全面深化改革。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,我们解决了一些问题,取得了迅速的发展,一些浅层次的改革都已经改了,或者说好改的都改了,现在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,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,不改革就会受到影响,就会有体制机制的障碍,所以我们必须要改革,要全面的改革,要深化的改革。

二是要破解难题重在改革。很多问题,包括学校发展中的问题,要从根本上解决,还要从改革入手。所以改革是我们破解难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,也是一个抓手,我们要把改革的精神充分贯穿到“十三五”规划通篇里面。

三是抓住机遇促转型发展。转型发展实际上就是一种改革。现在我们跟校友座谈、交流,有种危机感,学校与行业结合的程度,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距离。如何提高学校和行业的密切度,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,我们要改革,要转型,要使学校成为示范性应用技术型大学,这点要一定要定位准确。

二、转变观念,以创新提升内涵建设水平

首先是观念的问题。观念决定思路,思路决定出路。一是巩固教学教育的中心地位。我们一直强调要以教学为中心,但实际做起来往往是忽有视的,去年以来,我们在经费投入上,硬件建设上,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倾斜,但这还不够,还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。我去慰问周国桢教授时,他跟我提出了设立教学奖的建议,我觉得很好,便和郭杰忠书记商量这个事,郭书记非常赞成,教务处要抓紧制定措施,对那些教学教得好的要给予奖励;二是要促进科研教学的良性互动。科研教学两者之间不是割裂的、对立的关系,而是相互促进的,可以统一的,教学做好了也有利于科研,学校培养的人才,都可以成为科研的骨干力量。科研搞好了,有丰富的经验,教学能够教得更生动,能够教得更好。所以我们要努力形成这种教学和科研互动的局面;三是夯实学科人才队伍,这是强校之本。学校之间的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。人才强,才能做到学科强。我们最大的发展瓶颈就是人才的缺乏,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缺乏,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的引进人才、培养人才、重视人才,人事部门要制定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。

其次是创新问题。从哲学上讲创新就是否定,否定是扬弃,好的东西要坚持要发扬光大,不足的要坚决的摒弃。只有否定才能进步,只有否定才有创新,躺在原来的经验上,凭经验办事,肯定不行,所以要有哲学上的否定精神。创新还要有具体方法,要自我反思,善于总结经验,找到症结所在,又要学习借鉴,拿来主义,为我所用。创新的要求:第一,要有全局的观念。古人云,“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”,谋划工作要有全局观念,要站在学校发展全局上谋划部门的工作;第二,要有国际视野。像我们这样的学校,国际化是必由之路,建设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名校,必须要有国际视野,要多走出去,以后中层干部,要积极的谋划出去看看,开阔视野;第三,要有战略的眼光。一年的任务目标可以做实一点,看近一点,但是谋划五年的发展,就要有战略的思维,就要站得高一点,看得远一点,不但要考虑战术,更重要的还要考虑战略。

三、规范管理,以制度强化依法治校能力

用制度管理、按制度办事,这就是规范,否则就是随意。不完善的制度要修订,不合时宜制度要摒弃,没有的制度要制定。要对经验进行总结研究,上升为理论,使之成为指导我们实践的理论,再进一步便形成制度。所以,管理有个过程,积累的经验,上升到理论,最后孵化成制度,这样就使我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,使我们的管理科学化。要规划流程,量化指标。我们经常说的走程序,就是一种规范,是十分必要的,否则没有程序就没有章法,排兵布阵是这样,搞管理工作也是这样,要规范流程,还要量化指标,比如说考核,要有量化,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管理科学化,才能做到精细化。    

  

(本文是江伟辉同志2015年1月20日在景德镇陶瓷学院谋划2015年发展暨编制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,根据录音整理)

上一条:郭杰忠:紧紧抓住新常态下学校发展历史机遇

下一条:在第八届教代会暨第九届工代会